top of page
搜尋
Rebecca Mo
乐章中的人生交响曲:父亲与《将军吟》的文学与音乐创作
当父亲莫应丰的双手在五线谱上画下整齐的音符时,他一定没有想到,几十年后,这些音符的逻辑会化作文字的旋律,成就一部如同交响乐般震撼的文学巨著——《将军吟》。这不仅是文革历史的书写,更是他个人音乐梦的延续与升华。 作为他的女儿,我曾翻阅过那些泛黄的笔记本。乐理的公式、和声的分解...
Rebecca Mo
父亲的笔记 之一 《将军吟》创作思考
父亲总喜欢在夜晚时分,独坐在书桌前写作,烟灰缸里,常常留下若干支被掐灭的烟蒂。伴随着烟雾升起的,是他沉思的目光。这份凝重与细腻,我从未完全理解,直到有一天,我收到一本封面是《湘江文艺》的父亲的笔记本。 那是一本不到一巴掌大的泛黄的笔记,熟悉的笔迹,字里行间流露的深刻思考与复...
韩少功
《莫应丰作品评论集》序言
韩少功 时间过得太快,转眼已是莫公离世三十三周年,然而他明亮的眼睛、爽朗的大笑、朋友圈中一贯慷慨仁厚的大哥风范,却音容犹在历历如昨。 作为文学“湘军”领头人之一,他不幸英年早逝,其文学作品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期意义重大、反响热烈、充满血性与活力,则必是文学史上很难漏下的一笔。特...
曹庆红
精神气质与使命担当——浅析《将军吟》的书写立场
益阳背倚雪峰山,怀抱洞庭湖,从地图上看,像一头翘首东望、伏地待跃的雄狮,威踞于湖南省中北部,依山伴水之地,自然人杰地灵。“益阳三周”文运绵长,莫应丰创作的《将军吟》在全国文坛首发痛斥“文革”的声音,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后,名震文坛,从此喊出了“文学湘军”的名号,推动了湖南文学...
莫应丰
谈彭其形象的塑造 —— 给黎之同志的复信
作者:莫应丰 黎之同志: 您在《读书》杂志今年第二期发表的给我的信,对我的学步之作给予如此热诚的关怀,读后感激之至。 这部稿子的成书过程,您比我更了解。当韦君宜同志把我的初稿带回北京之后,先后有八位同志传阅,参与推敲。为了支持它的出版,惊动和烦劳这么多人,实在使我感动。...
黎之
致莫应丰同志 —— 谈《将军吟》中彭其的形象
作者:黎之(原名李曙光,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) 你两次来社都因你来去匆匆,我又乱忙,未及详谈。那次你刚开始谈到一部新的表现“文化大革命”的长篇小说的构思,又因别的事打断了你的话题。只记得谈到主题设想时,你说想通过这场复杂、尖锐的斗争表现人们美好的东西。我想这是应该的。斗争...
阿让
《小兵闯大山》 小评——摘自《文革文学研究》
阿让 “三湘多才子,莫公才子王。”可惜英年早逝。《小兵闯大山》中,莫应丰的才情意气已是牛刀初试。最为引人注目的,是十年之后文学湘军们的文化寻根,早在这个作品中拉开了阵势。《岐洞这个地方》一节里,“农业学大寨”的现代化进程并没有完全置换传统文化,崇山峻岭里还存活着曾曾经使19...
薛浩
评长篇小说《将军吟》
认真地思索和总结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历史教训,努力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再现它的真实面貌,是当代作家的重大责任。莫应丰同志的长篇小说《将军吟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),力图从广度和深度的结合上来反映这段历史,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的、值得重视的经验。...
胡平
在理想与现实之间——读莫应丰《桃源梦》
发表于《走向未来》杂志的创刊号 一 自从陶渊明写下他那著名的《桃花源诗并记》之后,[桃花源]一个字在不少人心目中就成了一个与喧嚣混浊的世界相隔绝、安谧而又美好的理想社会的代名词。它和后来西方的[乌托邦]一词相似,表达了一种植根于广大人们心灵深处的善良意愿和憧憬。对于这样一种...
耿传明 杨博雅
重读《桃源梦》—— 善化之邦的崩解与反面乌托邦的兴起
摘要:《桃源梦》是新时期文学中出现较早的一部反面乌托邦小说。它完整展示了“天外天”以善为本的道德理想国由产生到崩溃的全过程, 着力表现一种将乌托邦的逻辑推到极致后所发生的逆转。这也正表现出其作为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特质, 即对道德理想主义乌托邦的可取性、可行性的消解和质疑。现代...
殷国明
《桃源梦》:一种传统文化理想终结的证明——兼通过比较分析现代寓言小说的艺术特征
一 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,小说艺术创作的多样化是非常引人注目的。小说家一方面吸收借鉴外来的文学经验,另一方面则深入开掘本民族历史文化遗产,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小说艺术样式和形态。其中寓言小说就是很突出的一种类型。当然,在各种艺术手法和类型互相溶合和渗透的小说时代,对寓言小说下一个...
王坤
反思“文革”悲剧根源的力作——长篇小说《桃源梦》的寓意解读
摘要:“文革”作为一段特殊的历史正在远去 , 但它带给我们民族的灾难与悲剧及其巨大影响 , 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。就当代作家而言 , 他们在创作“文革”题材的作品的时候 , 重点应当放在揭示“文革”时期广大人民的特殊精神状态得以形成的现实土壤上 ,...
莫应丰
寄望于将军们 ——《将军吟》成书前后
有些读者写信我,在一九七六年的政治条件下,你为什么想到写《将军吟》? 熟悉什么写什么,这是最简便的回答。 不过,我写《将军吟》的动机,还要稍微地复杂一点。复杂得有点可笑可悲。 我自一九七〇年从部队复员,在长沙市从事群众文化工作,结识了一群新朋友。这些人大都是文学青年,又都无...
KOON-KI TOMMY HO
Dystopia as an Alternative Historical Hypothesis of Eutopia
《反乌托邦——历史的另一种选择》 ——比较George Orwell's 《Animal Farm》和莫应丰的《桃源梦》...George Orwell and Mo Yingfeng are, in this sense, dystopian "historians.”
bottom of page